疫情当前,如何做好儿童心理防护
当前,新冠疫情再次反扑,来势汹汹,疫情这一危机事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疫情防控环境下,人们易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尤其是儿童群体,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父母不仅要做好儿童的身体防护,更要注意儿童的心理防护。因此,我校心育中心特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防疫心理疏导小贴士:
1、情绪稳定,给予孩子安全感
不要抱怨,学会接纳。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正向思维引导,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尤其是在防疫的特殊时期,家人情绪稳定就是孩子最好的强心剂。孩子通常会通过父母的情绪和反应来认识和看待世界,因此,父母的情绪越稳定,孩子受到的影响就越小。家长要理解孩子内心焦虑的缘由和程度,如实告知疫情,给孩子传递积极的信念和良好的心态,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家长的稳定情绪)
2、保持规律的作息
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保持儿童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家长应帮助孩子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多运动、少外出,积极做好疫情防护。家长同时应注意树立行为榜样。居家时可以带孩子做适量运动,调节情绪,提高免疫力,宣泄消极的情绪,达到身心平衡。时刻注意给予孩子充分睡眠,均衡饮食,可以室内做一些小游戏等。
(规律作息)
3、耐心倾听,正面回应
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所以父母及时觉察并调节自己的焦虑,在孩子面前呈现出稳定、积极且有力量的一面。不要盲目听信各种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非正规渠道散布的未经证实的信息。耐心倾听孩子的话语,对于孩子提出的包括疫情、疾病等问题,家长要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不回避、不批评、不忌讳。在和孩子交流时要尽量采用平和的语气,倾听理解孩子内心焦虑的缘由和程度,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给予适宜的回答。这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
(耐心倾听)
4、亲近孩子,用心陪伴
合理安排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学习做家务等。从而达到转移注意力提升自我暗示能力。家长也可以多拥抱孩子,适当的亲近孩子。通过增强亲子关系,重建安全感,及时安抚孩子的异常情绪。给孩子传递积极的信念和良好的心态,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种子。
(用心陪伴)
有位诗人说过:“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洒进窗台的阳光,吹进房间的晚风。这些生活中蕴藏着的小美好,是生命中最动人的细节”。在疫情下我们同样可以拥有充实的生活。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一米线......每一个言简意赅的温馨提示都是需要毫不松懈完成的使命与责任。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让我们群策群力、共克时艰,牢牢守住疫情防线,共同为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文字:胡晓艳 图片:网络资源 第一审核:蔡梦 第二审核:陈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