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心灵氧吧>详细内容

呵护心灵 助力成长
——离异家庭孩子个案辅导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4 16:29:43 浏览次数: 【字体: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引导特殊儿童获得自身发展,最大程度地适应社会一直是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努力的方向,也是让特需儿童回归主流社会的契机。本案例是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以改善此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交往关系,让其更好地融入班集体。

一、基本情况

小幺,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二胎家庭,他在家中是弟弟,父母离异后,他主要由奶奶照顾,老人重男轻女,对他宠爱有加。爸爸生活不如意,有时酗酒,酒后有暴力倾向。

二、问题概述

学习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经常因为不愿学习大哭大闹,暴跳如雷,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错误,语文识字较好,理解能力也还行,但是阅读能力减弱,;数学学习能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缺乏,也不愿寻求他人的帮助。行为方面,课堂行为规范很差,经常随便离开座位,课堂注意力极不集中,小动作太多,经常打扰其他同学,甚至动手打别人。

三、问题成因

对于小幺所出现地攻击性行为,我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1.没有理想的家庭教育环境;2.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强化了他的攻击行为;3.同学对他的不友好、不信任造成了他的逆反心理;4.社会的负面影响。

四、采取教育对策

(一)改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我和班主任一起同他的父亲和奶奶进行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亲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 而不应用辱骂、殴打的教育方式。爷爷奶奶不能一味地放纵,要跟他多讲些他们那时学习生活的艰苦环境,使他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二)情感导入策略正面转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需要爱,尤其是小幺,平时受到批评、冷落太多,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当他犯错时,如果再进行指责、辱骂,那只能强化他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小幺的这种心境,我决心想办法和他沟通心理。首先用我的热情来换取他的信任,对待他的困惑我热心帮助,对待他的忧思我热心化解,偶尔有点进步,我就会在每周心理谈话时间表扬他。了解了他的这种心理,我就适时地对他指出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不能赢得同学们的好感,应该用真心和诚实来获得同学们的信任。随后,我又对他说老师愿成为你的第一个朋友。

(三)多给他以榜样教育。我采取积极措施,让他自己说说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被人都喜欢,让他到同学中去找这样的榜样,让他体会到和同学友好相处才能得到同学的喜爱,也鼓励他做个知错能改的孩子,争取成为别人的榜样。

(四)和他的任课教师沟通配合。改变和他在一起的小伙伴的思想品德行为,为他创造一个健康的活动环境;让任课老师对他多一些包容,每节课挖掘他的一个闪光点,以正向表扬方式强化他的好行为,忽略他的坏行为。

四、案例总结

通过小幺的案例分析,我深刻感受到了融合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和使命感,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要有充分的爱心、耐心、细心,不能急于看到教育效果,要允许孩子问题行为的反复,正面强化他的好行为。(撰稿:俞丹霞 审核:胡晓艳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