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晓庄顶山实小承办陕西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国培项目
冬雨绵绵,天气寒凉;
银杏烁金,冬青傲霜。
12月2日这天,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陕西省小学语文市县学科带头人能力提升研训班”的成员,冒着如丝冰雨来到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参加“国培”研训活动。本次“国培”班研训围绕“追求儿童的识字教学”“基于单元整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两个主题展开。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杨德铸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唐婉,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胡红,江苏省特级教师卞志娟,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校长唐小俊。
活动伊始,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校长唐小俊为今天的活动致辞。唐校长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专家和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唐小俊校长致辞)
课例展示
1.《比尾巴》一年级
执教:南晓庄顶山实小 章芸
班级:南晓庄顶山实小一年级1班
章芸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善于运用有趣的教具进行识字教学。《比尾巴》一课中,她语言亲切,深入浅出,运用多张有趣的图片,高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充分的识字、解字、记字的环节后,章老师依据教材特点,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整堂语文课书声朗朗。
(课例展示)
2. 《春夜喜雨》二年级
执教:江苏省特级教师 唐婉
班级:南晓庄顶山实小二年级5班
江苏省特级教师唐婉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古诗教学《春夜喜雨》。唐婉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贯彻了自己提出的“一字立课”理念,通过对比“浇”“湿”“润”在古诗中的区别,让孩子们在诵读中逐步体悟到诗中用字的巧妙。图解二十四节气的动画短视频,引导孩子独辟蹊径的画“雨”字的构思,读诗、吟诗、唱诗、写诗等不同方式的与诗邂逅……一个个精致精彩的教学环节,让上课的孩子们,让观课的老师们在惊叹之余感受到春雨的可爱。唐婉老师用温暖的声音、用舒缓的语调、用不着痕迹的引导,如“春夜之雨”滋润着听课孩子们读诗的心田,滋润着观课老师们求学的心田。
3. 《慈母情深》五年级
执教:南工大实小 马金花
班级:南晓庄顶山实小五年级3班
马金花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第六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慈母情深》。马老师从单元整体出发,结合单元导语带领学生初步感知文本主题,有情有味的开课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课堂上,马老师紧紧抓住本单元的语文元素——场景和细节引导学生体会“慈母情深”,饱满的情感调动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着孩子们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那份深沉的母爱。
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五年级
执教:南晓庄顶山实小 王昕疌
班级:南晓庄顶山实小五年级2班
王昕疌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第六单元中的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王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去感受“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背后所承载的父母之爱。王老师过渡自然,课堂语言精炼,带领着学生在文本中进进出出,在反复朗读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5. 《语文园地(六)》五年级
执教:浦口实小万江分校 徐实
班级:南晓庄顶山实小五年级1班
徐实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第六单元中的《语文园地》。整节课,徐老师以“体会场景和细节的作用”为着力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感知讨论,深度思考和自我体验提升。徐老师层层深入,结合课内外阅读资料带领学生触摸文本的“心跳”,为单元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专家讲座
童创识字 小有创意
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胡红从“姓名识字”“期中闯关”“字说字画”“古诗识字”“童谣识字”“生活识字”等六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一场短小精悍的“识字教学经验”交流分享会。她提出,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必须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特级教师胡红“识字教学经验”分享会)
见人 见情 见天地
——基于“学”的识字写字教学
唐婉老师带来了讲座——《基于儿童的识字教学》。她认为,人是教育的主体,基于“学”的识字写字,学生是主体。她指出,孩子们首先要在识字写字中恋上汉字,其次要在识字、写字中学做人。识字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识字教学之路漫漫,非常值得我们大胆探索,细心实践。
(江苏省特级教师唐婉进行讲座)
沙龙研讨
活动最后,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就本次活动的主题“基于单元整体的教学活动设计”展开了热烈的沙龙研讨。上课的老师从所教课文在单元中的定位、教学设计的着力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三方面进行了发言。随后,大家针对“统编版教材落实过程中的难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研讨。特级教师胡红指出,课堂中老师们要清楚教学主线,每一节课要有一个着力点;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杨德铸认为,教师要提升对教材的解读能力,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点评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引导力;特级教师卞志娟也作了补充,教师要善于拓展有用的、有帮助的资源,做到资源的盘活与运用。专家们的想法如同八方涌来的泉水,滋润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本次沙龙圆满结束。
(沙龙研讨)
文章共赏,“教”“研”相长。一天的精彩虽已落下帷幕,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却余韵绵长。语文教学如何更扎实、更稳当,如何才能走得更远、更好?你我一直在路上……
(文字:沈雪和 潘仕仙 图片:田甜 第一审核:章芸 第二审核:孔令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