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眼看端午,让味道与记忆重逢
——基于PBL项目化学习的“别样”端午作业
《2022版课程标准》要求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互相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调实践性,同时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因此,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开展基于PBL 项目化学习的“别样”端午作业活动。
本次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前期各学科老师精心设计本学科与端午节有关的作业内容,各学科教师根据设计好的作业一起讨论、研究,把各学科的作业最终整合成一个个项目化学习的任务。如:“端午溯源寻历史”、“诗画端午承传统”、“动手包粽学本领”、“互赠香囊传爱心”等项目化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学习小组,利用端午假期分工合作,一起研讨、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绘制思维导图)
这些项目化学习任务,不仅注重让合园学子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传播端午文化,还让孩子们在完成项目化作业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信息搜集与整合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激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动手实践)
本次活动,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合作小组和个人。他们分别获得“最佳默契奖”、“最佳分工奖”、“最佳创意奖”,“优秀溯源者”、“优秀创作奖”、“最佳手工奖”、“最佳表达能手”等称号。看,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多么灿烂,这是他们“做”兴趣作业后,发自内心的快乐,那种收获满满,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经过这样PBL项目化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的学科知识得以应用,同时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得以落实,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有效落实“双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文字:潘华珍
图片:各语文教师
审核:孔令萍
推送人:徐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