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教育科研>详细内容

基于知识本质 指向核心素养
——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数学第二学段蹲点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05 14:47:03 浏览次数: 【字体:

独行,不如众行。

一个人走得快,

不如一群人走得远。

有一种力量叫做结伴而行,

有一种凝聚叫做携手共进。

为进一步打造真实、扎实、高效的常规课堂,促进教师相互交流,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充分发挥研训员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指导、引领”作用,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2023年春学期江北新区第二学段小学数学研训员马天红老师多次蹲点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带领顶山实小数学团队稳步前进。

听课诊断共学习

317日,顶山实小开展了以“基于知识本质 发展运算能力”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吴雨晨老师展示了课例《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通过旧知唤新知,强化运算顺序,对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用算24点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评课环节中,马天红老师指出:本节课的本质就是它的计算法则: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而这一运算顺序的本质是一种教学规定,是源于运算自身的层级性。根据新课标要求,计算法则的教学,不止要教方法,还要教数学道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应和分类的数学思想;数学学科知识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教师要关注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运用同一个教学情境设计和之前相联系的题目,慎重向后拓展,更多则是需向前勾连。

接着,顶山实小数学组老师们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提出了许多困惑,例如:吴红宇老师提出,如何集中学生注意力,管理好课堂常规,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吴雨晨老师提出,如何巧妙引导学生的生成;马培玲老师提出怎么提高自身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等。在交流环节中,马天红老师针对每个老师的困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耐心地给予了详细的解答,并对大家做出如下建议:关于备课,可以所有人备同一节课,抽签来上,上完后再研讨设计的不同之处,共同研究,达到真正的学习、真正的进步;关于提升自己,马老师建议青年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应多观看专家视频,研读专业杂志,研究课堂流程和理论思想,撰写自己的感想。马老师耐心、细心的指导,为青年教师的工作指明了研究方向,也提供了切实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法。

芳菲渐谢,研学正浓。421日,顶山实小开展了以“基于知识本质 促进素养提升”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第一节课由黄娇老师展示了课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黄老师的设计知识层次明晰,以题带练,边练边讲边总结,大大激发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掌握画示意图的策略,提升了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

第二节课由马培玲老师展示课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新课标指出“让学生经历有效的探索过程”,因此马老师让学生在比较加法算式中感悟到运算的规律,自然提出关于规律的猜想,并去验证猜想,最后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公式。

马天红老师在评课时说2022版课标中指出画图时撒类表征方式之一,画图是解决问题当中的一个步骤,不是解决问题的全部,它是一个策略一个拐杖一个技能在运用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明确体现“为什么要画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借助图形直观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画图策略的学习价值。第二节课马老师表扬我们的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强,马老师围绕“交换”与“结合”凸显本质学生自觉地寻找例子验证自己的猜想,“难道真的没有一个反例吗?”这一问题让学生对规律深信不疑,向学生渗透了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只有通过大量的举例验证,才能说明规律的正确性,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方法。使学生学会数学的一种思考方式和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数学素养的发展,也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悉心指导促成长

517日和22日,马天红老师前后两次到校磨课,31日下午,以“凸显知识本质 指向核心素养”为主题的蹲点展示教研活动成功开展,本次活动特邀苏教版教材主编黄为良、发展中心第三学段研训员林长龙老师参加。

第一节课由吴雨晨老师展示课例《认识三角形》。三角形是基本的平面图形之一,在现行的苏教版小学数教材中三角形的认识从建立表象到形成概念经历了两次学习,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二)》单元学习中直观认识三角形,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三角形的表象,并能识别与区分判断。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的学习在直观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教材通过“指——画——说——思”的编排帮助学生形成对三角形的概括性认识,即“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吴老师带领学生动手操作,多次尝试让学生直观感悟并认识三角形。

第二节课,由姚玉梅书记展示课例《三角形三边关系》。姚书记充分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合作探究,凸显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整个教学过程中,姚书记引导孩子们经历从猜想——验证——总结——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并借助几何画板,加深孩子们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理解,突破重难点。

在评课环节中,基于新课标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关注,针对《认识三角形》课例,黄主编肯定了吴老师课堂的几处设计:第一,通过生活中的三角形视频引入课堂,有效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的核心素养。黄主编提出,“空间观念”的培养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形状;第二,在创造三角形的活动时,相机介绍三角形边、角、顶点的特点,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第三,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共同特征,抓住基本概念的本质属性;第四,指出三角形“高”的本质就是顶点到底边的垂直线段的距离,让学生主动将之前学习的内容迁移到本节课中,帮助学生建构连续的、完整的知识框架。

针对课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黄主编首先赞赏了姚书记的教学教态,肯定了姚书记对于课堂常规的把控和对学生情绪的调动,这也是很多青年教师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同时,黄主编也对课例的几处设计进行肯定:第一,引入环节设计了两个问题,从“三点共线是否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到“三条线段是否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将前后知识进行关联,体现了知识的结构化;第二,课堂环节设计合理,引导学生从猜想走向验证,经历完整的思考过程;第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凸显新课标中尺规作图的设计意图,带领学生经历从实物操作到图形操作再到说理的过程。

针对年轻老师执教课例《认识三角形》,林长龙老师,首先对上课给予充分肯定,听了蹲点阶段性会汇报后,赞赏蹲点成果显著,能够看到教师团队的成长历程。

最后,马天红老师进行总结,她对本学期顶山实小数学数学团队提出了肯定,通过一次次的主题课例的研讨交流过程中,老师们先学后教再研讨,取得明显进步,希望继续实实在在地真学和真干。本学期的蹲点暂时告一段落,但是顶山实小的研究和学习还在继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学期的蹲点活动给顶山实小数学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领悟、提高的平台,感谢江北新区数学第二学段教研员马天红老师给予课堂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对顶山实小的数学教师来说,这是学习的重要机会,也是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活动,更是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活动。今后,顶山实小的数学老师们会继续潜心钻研课标、精心经营课堂、用心辅导学生,促进自身学科素养及教学素养发展提升。(文字:陈蓉、吴雨晨、马培玲、黄娇、吴红宇 图片:吴红宇、吴雨晨、马培玲、陈蓉、张锋 第一审核:刘成 第二审核:马天红)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