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 “研”而致远
——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
向光而行行致远,遇教则研研有思。为更好地践行2022版新课标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全面促进学校教学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12月12日上午,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数学组开展以“基于知识本质,唤醒学习内驱力”为主题的数学教研活动。江北新区教师发展中心林长龙部长、马天红老师及全体数学老师参加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共有3位老师进行课例展示。
金卓雅老师执教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金老师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孩子们从感兴趣,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入手,让孩子们在数学思维碰撞中建立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式子,渗透符号化的思想,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在课堂中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多从实际生活中找找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学习这一知识的价值。且金老师注重课前评价、课中评价,在课堂上致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善于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资源,凸显出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完善了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评价。
陈宇老师执教三年级《一一间隔排列》。这是一节探索规律的专题课,“探索规律”的教学重点不在规律本身,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陈老师通过观察,比较数量关系发现规律,用画一画、连一连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产生推理意识。再通过动手摆一摆“一一间隔排列”,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和简易的数学语言表示发现的规律。
吴雨晨老师执教四年级《角的分类和画角》一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的基础上,吴老师继续为同学们拓展了平角与周角的认识,并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获得平角的度数以及平角与直角的关系。吴老师还特别设计了活动角,为同学们逐个呈现了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并以此让同学们经历了角的动态形成过程,构建了不同角的概念表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能力。在画角的过程中,吴老师让学生作为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画角并总结画角的方法,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唤醒学习自我学习的内驱力。
课后林长龙部长针对金卓雅老师这节课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林部长指出,这节课整体过程流畅、思路清晰、板块分明、语言恰当、环节完整,肯定了教师备课的充分性。其次提出教师上课的目标应该是讲完、讲清、讲透,逐层递进,而本节课正是学生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转化的重要一课。本节课的目标用一个词概括应是:一般性,学生要达成的目标应是:简洁、概括。最后,林部长还指出所有教师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教师多思考,发挥教学机智。
马天红老师对吴雨晨和陈宇老师的课进行重点点评,马老师在肯定两位老师教学设计优点的同时也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评价与建议。马老师提出,教师要有高度,针对学生存在疑问的地方要给予准确的认知方向,对于碎片化的活动和知识要学会整合进行大板块教学,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和完成的,老师要学会放手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完成。马老师对我们的数学课堂指明具体的方向,以学生为本,抓住知识的本质,在数学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践行课标。
教研路漫漫,潜心共求索。“课堂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永远有遗憾,我们才会不断进取,不断成长。我们将在思索中感悟课堂艺术,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成长。(图片:陈蓉、吴红宇 文字:陈蓉、吴红宇 第一审核:潘华珍 第二审核:章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