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请允许我与你的心灵对话
---一个自卑女孩的心理辅导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正如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得世界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他们的心情就像多变的天气,晴雨难料,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引导孩子,是每位老师的必修课。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的小女孩小A同学,变得非常腼腆,上课也不主动发言了。当老师提问时她总是低头回答,声音也很小;下课后也总喜欢独自坐在座位上发呆,不愿跟同学玩耍。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小A同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她的心理发展受挫。我多次把她叫到办公室进行单独交流,发现这个孩子不是单纯的内向腼腆,而是存在的问题。
小A总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她畏畏缩缩,缺乏自信心,这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她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帮助小A克服自卑畏怯,树立自信,我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辅导。
1.改变认知
作为班主任,我主动帮她分析产生这些不合理情绪或自卑感的原因,并进行赏识教育:从她身上寻找优点进行肯定和鼓励,对她身上存在的缺点引导她正确看待,在遇到挫折时指引她向前看,化挑战为动力,加大交友范围,从而帮助她建立自信。
2.感受师爱
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能是对赞赏的渴求。”在课堂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小A同学的感受,用热情的眼神引导她参与课堂提问,用鼓励的话语帮助她参加班集体活动,在生活中给予她更多的关心照顾,在课间休息也会与她亲切交流,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无处不在。
3.体验成功
很多自我效能感偏低的学生很少有成功体验机会。给他们体验的机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班上,我特意给小A安排了小组长的职务,让她收发学生的作业负责卫生。一段时间以后,同学们反映她非常有责任心,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她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在每周的班会上,我也会优先让她发言,对于集体的活动,也会让她参与,她开始变得自信起来,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和她一起玩。
通过一个学期的关注,小A的自信心明显提高了,上课不仅能积极举手发言,下课也会主动和老师交流,与同学玩耍。现在,她有一群知心的朋友,互相帮助学习,成绩也飞速提高。家长也反映她不再孤僻内向,变得阳光自信,还能主动帮忙做家务。
教育学生就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再教育的路上希望我们都能多一双慧眼,关注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文字:解亚军 图片:解亚军 审核:胡晓艳)